狗尾续貂,接着上一篇转载的文章年画的衰落与街舞的流行写写感想,之前留了两个话题。
为什么年画要被当作一门吃饭的手艺,而街舞却是文体活动。这事一琢磨,就有点意思了。
年画特别是木版年画,其实不论什么版,制版为了什么,就是为了批量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呗。那算是工业生产范围的东西了,和书法绘画那种兴趣爱好陶冶情操的东西是有区别的,他就不算文体活动。把他当作生存的手艺更合适。
手艺这玩意不是都有竞技性的,文体活动就不一样了,目前传播的好文体活动也都是“观感好”且“有竞技性”的,这都是收视率在搞鬼。围棋中国象棋不都从中央五下课了么。一不小心我这年龄段的北方人下中国象棋的人比起父辈来就少了1多半呢。都不传播还传承啥呢。
拿年画和街舞做对比,感觉就不合适。
为什么年画内容的一成不变饱受诟病,而去全聚德我却还希望用最传统方法做的烤鸭。这事一琢磨,也有点意思。木版年画内容真的一成不变么?其实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各种印刷内容早就出了不知道多少种了,只不过不再叫“年画”而已。就像烤羊肉串,把羊肉弄下来,放到电烤炉上吃,在换换佐料,他就不叫烤羊肉串而叫韩国烧烤,叉叉料理一样。烤羊肉串内容也一成不变,为啥就没人诟病它呢。
杨柳青年画正是因为内容相对固定,才有了这么个象征性的品牌,如果内容变了它还叫杨柳青年画么?
一门吃饭的手艺,结构和形式不能有太大变化。看似杨柳青年画真的不容易传承发展了。
还好现在有政策扶植,还好人们把年画形象剥离出来,放到瓷器上、扇面上。……。传承杨柳青年画已经转型到了传承这些个UI形象上了。路走没走弯,柳青现在也说不好,这玩意是靠历史去验证的。
杨柳青年画作为一门吃饭的手艺,不是兴趣爱好。研究怎么变现那才是真正的事,就是把画年画卖出去。什么传承传统文化,搞艺术之类的,那都是瞎扯,就是为活着,为了更好的活着……
年画艺人并不伟大,但是值得尊敬,如同所有的手工业从业者一样。宏观一点,这叫保持生物多样性——换个词,保持生活多样性。
在自然选择进化的慢慢历史长河中,年画艺人们还要继续的游,游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