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中秋节有关的杨柳青年画

中秋节马上就要到了,不知何时开始,中秋节就成月饼节,迷漫着礼尚往来、发变相福利的节日。如果在这个节日觉得空虚,那么就看看和中秋节有关的杨柳青年画吧。

和中秋节有关的杨柳青年画

红楼梦庆赏中秋_杨柳青年画

虽然名为红楼梦庆赏中秋,但柳青倒也不觉得这画和中秋有什么关系。还请懂行的朋友能够讲解其中深意。

下面这张可就不一样了,年画精品哦,《果仙敬月》(清·贡尖画芯)。

和中秋节有关的杨柳青年画

果仙敬月图

这个贡尖果仙敬月图,真的反映了中秋节人们敬月的事情。画面精致,原品好像还进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赏月、敬月、拜月,月亮这才是中秋节的主要组成部分,拜月用的祭品“祭月月饼”本来只是仪式中一个物品,不过如今却喧宾夺主把月亮干掉了,成了节日的主角。不过想来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如今看看月亮也是一件很奢侈的事了:高楼耸立视野受限(要客服物理位置的阻力去看)、再加上空气污染大半年的朦胧天(要有条件看),还有现代化通信工具把共同看月亮的来寄托思念的事给取代了(要有那种文艺范儿的意愿去看)。月亮退位,月饼上位,商家笑开颜。

现在的事懒得多说,还是看看古人和月亮的故事吧。

中秋节又称月节、追月节、拜月节、玩月节。从唐代中叶开始,中秋赏月之风日盛,成为时尚。“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一首《静夜思》,妇孺成诵。他的《把酒问月》,从“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写到“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写出了人生的感悟。

    明清时期人们同样赏月,但似乎注入更多月神的神性意义和现实社会的伦理意义。从时令上说,中秋是“秋收节”,春播夏种,秋天该收获了。自古以来,人们便在这个季节饮酒舞蹈,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祭祀月亮时的时令果品,既是对月亮的献祭,更是对劳动果实的享用。

    明清时期,祭月、拜月成为全国通行的习俗。清代俗谚有:“八月十五月儿圆,西瓜月饼供神前。”清代有特制的祭月月饼,这种月饼较其他月饼为“圆而且大”,“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兔之形。”特制月饼一般在祭月之后就由家人分享,也有的留到除夕再来享用。在明代,北京人八月十五日祭月的方式是,在市场上买一种特制的“月光纸”,上面绘有月光菩萨像,月光菩萨端坐在莲花座上,旁边有玉兔持杵在臼中捣药。这种月光菩萨像小的三寸,大的一丈多长,画像金碧辉煌,非常精致。当时,家家设月光菩萨神位,供圆形的果、饼与西瓜,西瓜要切成莲花状。晚上,在月出之方,向月供祭、叩拜,叩拜之后,将月光纸焚化,一家人共享撤下来的供品。

明清以后,北京中秋节新添了一个节令物件——彩兔,清人昵称玉兔为“兔儿爷”。人们用黄沙土做玉兔,装饰以五彩颜色。兔儿爷的制作工艺精美,造型千奇百状、滑稽有趣,京城人“齐聚天街月下,市而易之”。兔儿爷给市井生活增添了许多情趣。20世纪初,民间索性将祭月称为“供兔儿爷”。名称的变化,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高悬的明月,在近代百姓那里已俗化为可触摸甚至可以把玩的物件。虽然人们依旧供奉它,但它已失去神圣的品性,成为一种世俗观念的表达。

以上内容来自: 《我们的节日》,图片来自,天津文化信息网,有画网。

 

历史上的今天
9月
17
杨柳青年画图片与集名诗 杨柳青年画欣赏

杨柳青年画图片与集名诗

择侃年画集名诗 刘海戏金蟾,五福寿星图。 渔妇白蛇传,鱼缸百吉图。 年年有余利,九九消寒图。 欢天喜地叫蝈蝈,五子夺莲嬉鸟图。 四季花开鱼戏蝶,富贵平安母子图。 抱桃分瓜十不闹,顽童博戏抖空竹。 金玉...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评论:1   其中:访客  0   博主  0   引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