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篇都是柳青个人对杨柳青年画现状及传承创作的一些看法,由于柳青属于“年画外行人”,我的看法不免有些片面和错误。本篇和未来几篇将转载一些真正的内行人对杨柳青年画的看法。柳青从来都是敬佩创作者,那就先从转载年画创作的文章开始吧。
浅谈杨柳青年画的现状和我的年画创作
作者:钟进平 来源:www.jxteacher.com/hengfengmeishu/
我从天津美术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天津杨柳青画社创作室工作,从此与杨柳青年画结下了不解之缘。我曾从事美术编辑工作多年,2004年调入天津工艺美院,兼教中国民间美术课程。由于我热爱杨柳青年画艺术,几十年来从未间断进行杨柳青年画的创作,因此对杨柳青年画传承和发展的情况以及它的现状有一些感受。
我见过的历代杨柳青年画有2500多种,题材丰富,有历史故事、神话故事、戏剧、娃娃、仕女、节俗时令等;体裁多样,有中堂、门画、斗方、窗旁画等;风格各异,有粗活、细活、木版套印、木版套印加彩绘等。纵观这些年画,恰似一部形象生动的生活百科全书,既有实用性,又有欣赏性;既有祈福的意蕴,又有教化的功能。过春节时,家中贴上年画,立刻就充满了年气、喜气、吉祥之气。
谈起杨柳青年画的特点,常有人说是木版套印加彩绘,我认为这只是生产工艺局限而形成的特点。其实,杨柳青年画能流传至今,并深入人心,方方面面都有鲜明的特点。杨柳青年画既是艺术品,又是商品。近些年年画市场不景气,以前是胶印年画冲击了木版年画,现在连胶印年画也不好销了,主要原因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审美情趣改变了,年画的形式已不适应现代人的生活。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从内容到制作形式创新的少了,适合广大群众审美要求的少了。市场的不景气也影响了年画的创作水平和数量。
年画的创作原稿必须经过印刷,以复制品的形式流向市场,进入千家万户,才能体现出创作的价值。一幅年画作品无论绘画水平高低,得不到出版,得不到市场的认可,也是不成功的。现在天津销售、制作杨柳青年画的画店有几十家,但大都采用传统的生产工艺,翻版复制传统的作品,因此各家店铺生产销售的年画品种几乎一模一样。这样势必造成作品没有新意,只靠打价格战进行恶性竞争,杨柳青年画也会逐渐失去生存的活力。其实,历史上杨柳青年画的各个画庄每年都要出新稿,而且绝不互相抄袭,各家都靠丰富的品种、不同的风格、精美的制作走自己的路,用实力赢得市场。但是近些年,杨柳青年画创新的作品少了,人们看老画很多年了,看腻了,谁还总会去买呢?于是,年画市场变得萧条了。
老版的杨柳青年画很少用于挂历的印刷,原因是不好卖。现在,挂历商宁肯增加投入,请画家为他们创作新的年画印成挂历,虽然增加了成本,但市场活了。与木版年画相比,现在新创作的年画印刷成挂历出版,销售情况一年比一年好。我每年都能接到挂历约稿四五本,但年画创作年年有新意是很难的,又因时间紧张与创作的艰辛,最后最多只能完成两本。一套挂历稿通过不同的设计可以演变成四五本挂历、台历等,可见其市场是比较好的。这就给木版年画以启示,要发展就必须有创新。
搞了几十年杨柳青年画创作,我感觉并不是轻车熟路越搞越轻松,而是越搞越艰难。随着人们审美情趣和文化素质的提高,每年创作风格、题材不同的年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中的难处只有我自己知道。我认为,杨柳青年画不易创新还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题材有局限性;二是人物造型要有夸张,夸张要恰到好处,既要保持传统,又要有现代新意,太像老年画没新意,走得太远则不像杨柳青年画;三是构图、颜色要讲究,杨柳青年画的颜色不是单纯的大红大绿,而是要有黑灰白三色,主次要分明,要用颜色的冷暖、明暗、薄厚来调节,使画面颜色既鲜艳又和谐。
进行年画创作多年,我深知创新的重要性,我认为年画就需要年年更新。今年是我国传统的虎年,我应约创作了由娃娃、吉祥物、虎组成的杨柳青新年画。我运用了传统杨柳青年画中的夸张、寓意、装饰等手法进行创作。其中一幅是娃娃一手高举宝剑、一手提红灯笼骑于虎背,因此该画取名为《平安吉祥》;还有一幅是娃娃肩扛如意与柿子,静坐虎背,取名《事事如意》;而《恭喜发财》这幅画,娃娃手捧摇钱树,虎驮聚宝盆,预示虎年发财,也迎合了人们希望平安、如意的心理。我创作的新年画大胆地将娃娃与老虎放在一起,画面构图饱满,人物进行了适度的夸张,娃娃的面部表情喜气洋洋,脸部采用传统杨柳青年画用水笔转脸的方法,画面设色鲜艳和谐,装饰性强,突出了杨柳青年画的特征。
2009年,我应杨柳青年画协会会长、古柳祥画庄经理李彦成之约,创作一套用于木版印刷的年画。这套画稿从内容到形式上都将与用胶版印刷的杨柳青年画有所区别。因为采用的工艺不同,还要照顾到生产的便利,画面颜色要避免单调,这其中有一定的难度。但考虑到我从事杨柳青年画创作几十年,能再为传承、发展、繁荣杨柳青年画事业,丰富杨柳青年画的艺术宝库做点事,我倍感欣慰。
全文完
柳青思考
看样子是不是很多年画作坊或商店是不进行新产品的创作?
为什么明清时期,人们对年画就不觉得腻,他们的审美情趣就能相对的持续这么久?
我们要继承发展的到底是,传统年画技术(雕版印刷)、年画风格题材、还是过年要贴画的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