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谈些什么:大江东去,浪涛滚滚,历史车轮向前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文化生活需求的变化,杨柳青年画的传承经历了大起大落。柳青本来想把传承也作为一个特点来写的,但是思来想去感觉不妥,还是去掉特点二字吧,不如叫瞎想吧。
兴也需求亡也需求,年画的需求在转变
不晓得为什么人们曾经喜爱的诺基亚就被苹果给革命了,打电话的需求也没变呀。
不晓得什么时候挂历就把年画的命给革了,美的需求也没变呀。
不晓得什么时候挂历也被革命了,被谁拉下马来好像都说不清楚。
不晓得门神、灶神是被谁扫地出门的,信仰需求其实也没变,菩萨像很火的。
不晓得什么时候杨柳青年画又成了礼品和旅游纪念品。
画还是那些画,工也还是那个工。杨柳青年画一不小心就被我们传成礼品纪念品。
这是为什么呢???
柳青一直就没有搞明白,也许这就是“生命本身”求存所做的变异。
产品更迭与需求变化对号入座
产品更迭与需求变化一般存在以下三种情况。
1、需求没变,产品被更好的替代了。
算盘、胶片相机、CRT显示器电视机一样,除了收藏骨灰级爱好和历史研究。真的找不出他们还能“充分满足”我们什么需求。这里要加个条件“充分满足需求”,他们是被更好的替代品给革命的。
2、需求没变,但被环境所抑制。
吹糖人的买卖、滚铁环的铁环、挂历等等,由于场地、卫生要求等大环境的变更,虽没被替代品替代但也自然淘汰了。最典型的是曾经名正言顺青楼楚馆(在社会环境的选择下,进行了自我变异)。
3、需求都变了。
这个柳青自已现在也说不好,只是一种隐约的感受。比如生孩子繁衍后代这个根本需求,现在对一些人(丁克们)变的就没那么重要了。
其实2、3也不过是需求的优先级问题,当更上一层的需求的解决方案与低层次的需求冲突时,低层次的需求就会被牺牲。
看看我们的杨柳青年画,如今都面临这哪些问题?是被更好的替代品替代了,还是被环境淘汰了?还是……
把这个想清楚才会有杨柳青年画重新振兴旺盛的机会。
是不是被环境淘汰?
问:是不方便黏贴悬挂么?答:变挂件为摆件,进化装裱形式减轻自重……
问:是不符合现在的室内装饰比例么? 答: 变形再变形……
问:是防盗门贴门神不好看么?答:变左右对称像为居中像,想法与门镜和谐相处。
之于年画哪些该变可变能变这里不做讨论,总之现在的结果就是啥变化都没见。这就是目前继承传统的现状。
被更好替代品替代?
有些学者认为电影电视新的娱乐方式替代了年画的审美需求,而驱邪纳福的心理需求则被廉价印刷品取代。全文如下
真的是这个样子么????????
没想到贴了这么大个图,下一篇再写我自己的理解吧。码字也上瘾,锻炼思考能力。
思考题,为什么帖吊钱习俗没变?为什么很少有供塑料佛像的?为什么殡葬用纸花篮很多被鲜花篮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