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补齐一些杨柳青年画的基本资料,柳青继续转载《明清街上的画市》这么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基本属实的描述了现在大部分杨柳青年画作坊的现状。文章虽然是09年的,到了2013年情况也差不多还是这个样子。文中提到了批发为主的年画作坊是半年不开张开张吃半年(有点像古玩行了),年画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画工收入水平低等柳青深有体会。
明清街上的画市
杨柳青是一个由水而生、因河繁荣的古镇,已有近千年历史。穿镇而过的京杭大运河和流经镇北的子牙河,与杨柳青镇漕运的最初兴起和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促进了运河文化的兴起,而由运河文化衍生出的年画文化,又是杨柳青古镇文化的一个缩影。为了展示古镇的传统文化魅力,再现杨柳青古镇的风貌,进入21世纪后,当地政府斥资修建了一批仿古建筑,其中包括一条古色古香的明清街。
卖年画的王老先生说,他家是最早一批进入杨柳青明清街的商户,至今已经好几年了。
杨柳青的明清街又称民俗风情街。一看便知,这是按照中国北方商贸老街风格设计建设旅游景点。这条街采用长街和葫芦罐式相结合的建筑模式,东高西低,整体二层,局部三层,砖木结构,青砖青瓦,磨砖对缝,整个建筑群错落有致。街面宽处不足十米,窄处7米,折线曲街,为求得聚财之意。街上有卖剪纸的,有卖泥风筝的等其它传统工艺品的,还有卖小吃的,更多的还是卖年画的画店。不过,在我迈进这条街的时候,街面上十分冷清,几乎就我一个人,实在想不出街上的那些商户是如何聚财的。
“批发。我们主要是靠批发。”王老先生说。
王老先生的画店紧靠明清街的西头,店铺是上下两层的结构,面积不大。他不是年画的传人,只是退休后帮女儿来打点铺面。跟这里大多数画商相比,王老先生少了许多生活压力。
年画的销售与制作一般都不在一个地方。据王老先生介绍,大的年画作坊能雇用几十人,小的就是夫妻店。而他家的年画作坊雇了十几个人,也算是比较大的。就这样,有了大宗的订货也不敢接,因为没有规模,怕交不上活儿。而杨柳青年画是以个性见长的,每家和每家制作的年画随有题材上的大同小异,但年画的艺术风格各有不同。曾有人接了大单分摊给几家画店合作,结果是张家的鼻子李家的眼,工序上也不统一,人家客户不认可。
杨柳青的年画名声在外,每年都会有外地画商预约订货,或有单位团购,但据说整体的盈利情况并不乐观,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创新不够,每年重复着那些老样子,年轻人不喜欢,这也就逐渐脱离的现代消费群体;其次是工艺水平的变化,比如丝网印刷,看起来比传统木版印刷漂亮,但却丢失了传统工艺的内涵,降低了收藏价值;导致一些人对年画收藏失去兴趣。
再有就是从业人员的素质问题。
在杨柳青画坊作画的本地人并不太多,由于收入不高,许多本地人已不再涉足这个行业,填补其中的多是外来打工者。倒不是说外来务工人员的素质不高,而是因为这些外来人员大多缺少对年画文化的了解,有些人此前根本就没听说过什么杨柳青年画,所以,即使他们再努力,也很难与杨柳青年画的文化一脉相承。
事实上,在年画的个道工序里,有些工序就是熟练工种,练上几个月就可胜任。而有些工序就是要真功夫了,差一点都不行。偏偏就有人学了几个月之后就敢炒了老板的鱿鱼,自己支起摊子,开起画店,鱼目混珠的年画不仅没有艺术价值,也败坏了杨柳青年画的名声,影响到整个行业的经济效益。
说到这里,王老先生有点哭笑不得。
王老先生的女儿毕业于天津美院,是专工工笔画的画家。明清街开街之前,政府部门诚意邀请王老先生的女儿能以自己的特长为弘扬传统年画文化做点贡献,这位女画家就在这街上开了这家年画店。那时王老先生还没退休,女儿又担任这美术教学工作,门脸就雇用了一个外来务工人员打点。没想到,那打工者明里是打工,暗里却是老板,他把店里接到的订单移花接木给别的画坊,自己从中吃回扣。一来二去,王老先生家的非但没赚钱,还搭上了不少工资开销。
那个人离开后,自己也开了一家画店。
没有自己的设计,没有固定的专业画师,这样杨柳青年画还是杨柳青年画吗?这不仅仅是市场问题。
当然,能够推动或维系杨柳青年画发展的还是那些优秀作品。那些作为国家外交礼品,以及在国内外大型画展上展出的杨柳青年画,无疑都是经典之作。那些作品均出自杨柳青的老字号画坊和年画传人之手,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比如,1958年成立的天津杨柳青画社,收藏有自明代以来的年画万余张和古版六千余块,并完整地保留了杨柳青木版年画制作的全部传承技艺。使这一濒临绝境的艺术得到了保护。除杨柳青年画社外,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民间年画作坊也在杨柳青重新兴起。如今,王文达、冯庆钜和霍庆顺、霍庆有兄弟被命名为杨柳青年画传承人。在霍氏兄弟之后,杨柳青镇已陆续出现近50家年画作坊、60多家年画店铺,有700多人从事年画的制作与销售,年营业额突破1000万元。目前,杨柳青年画已经初步形成产业化的制作。其中杨柳青画社被命名为天津老字号,成为天津标志性品牌商铺。
作为民族民间艺术,杨柳青年画近年来曾在日本、法国、英国、意大利、泰国、新加坡等国展出,受到各界好评。
作者:老庸 来自:《商业文化》第0901期 (完)